1018日报.jpg wb.png 1018京郊.jpg 1018晨报.jpg 微信截图_20171018091849.png 1017信报.jpg wz.png yy.png sdjsb.png U020160203609996595816.jpg xwyxz.png U020160203615056483362.jpg dxs.png
民生看点
字号调整: A- A A+
大兴“少瓜王”把北京牌西瓜种到了河北
2017-05-02 15:26:09日报京郊
发布时间:2017-05-02 15:26:09 文章来源:日报京郊 网络编辑:李亚敏
【导语】在刚刚过去的“五一”假期,大兴区老宋瓜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绍堂可没闲着。北京、河北两头跑,流转土地、签合同、谈合作……忙个不停。

  劳动新星

  在刚刚过去的“五一”假期,大兴区老宋瓜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绍堂可没闲着。北京、河北两头跑,流转土地、签合同、谈合作……忙个不停。原来,占地140亩的老宋西瓜蔚县“分舵”即将挂牌。有人说:“瞧把他能的,北京都装不下他了,还要到河北去种西瓜。”对此,宋绍堂笑着感叹说:“咱赶上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样的好机遇,还不撸起袖子加油干!”

  宋绍堂打小跟着父亲宋宝森种西瓜,踏实种瓜、本分做人,是父亲从小就给他灌输的原则。“可是,本分人也有梦想吧。”说话间,他不自觉地看向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书法作品,上书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——中国梦。“咱中国有个‘中国梦’,我这瓜把式也有个‘西瓜梦’。”说这句话时,宋绍堂收敛了笑容,脸上的神情严肃了许多。

  Δ老瓜王(右)和少瓜王(左)聊起西瓜,有说不完的话。

  年少时,宋绍堂不想种瓜,甚至觉得,只要不种瓜,干啥都行。那几年,他干过木工、瓦匠,维修过家电,收过废品。那会儿就有人说:“这孩子不安生,村里的瓜棚圈不住他的心。”那时候,他不曾想到,自己会像父亲一样,和西瓜结下如此深厚的情谊。

  在位于大兴区庞各庄镇庞安路北侧的老宋瓜园里,有一间专门摆放宋绍堂和父亲宋宝森所获奖状和奖杯的陈列室。父子俩从1998年开始参加西瓜擂台赛,连续多年揽获瓜王桂冠。

  Δ陈列室里摆满了奖状和奖杯。

  “我一直说,是自己赶上了好时候。”宋绍堂说,参加西瓜擂台赛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、互联网+农业……一个个好政策,推着他在种瓜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。“老宋瓜王”更是成了一块金字招牌,声名远扬。以至于,去年有河北蔚县的农户找上门来,请他指导种西瓜。

  Δ位于庞安路上的老宋瓜园,常有各地同行前来参观取经。

  去年,宋绍堂作为技术顾问,指导蔚县的一个农户种植了30多亩设施小西瓜。周边农户看着他铺设滴灌、悬挂黄板、摆放硫磺熏蒸灯等一通折腾,对他的很多做法并不认同,觉得他这个外来“和尚”不一定能念好当地的“致富经”。可没想到西瓜收货后,卖到每公斤6元多,而当地种植的露天大西瓜,每公斤仍旧是块八毛的价格。

  Δ宋绍堂对西瓜种植管理的要求一直很严格。

  这回,大伙儿心服口服,纷纷要跟着他一起干。

  眼下,宋绍堂正在蔚县筹建农民专业合作社,已流转了140亩土地,按照和北京一样的标准,种植“老宋西瓜”。在他心里,这是一项双赢的合作。当地农户可以在他的带领下,改进种植技术,引入优新品种,发展品牌农业,提高收入;对他来说,可以利用当地的气候特点,错时种植西瓜,把北京的“瓜市”从5至7月,延长到9月,更可以在北京农业调转节的大背景下,及时布局发展外埠生产基地,把北京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向外延伸。

Δ外埠基地和北京总部的西瓜,实行同样的技术管理和品牌包装。

  摄影:刘菲菲 流程编辑:赵晨蕊

  日报京郊

  微信号:rbjingjiao

 

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
微信图片_20171018092617.jpg

北京日报新闻热线:65591515 北京晚报新闻热线:85202188 广告刊登(声明公告类):85201100 北京日报网热线:85202099

京ICP备16035741号 京新网备201000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440037号 北京晚报读者俱乐部服务热线:52175777

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。